图片新闻|巴南:中医药文化集市让市民感受中医药魅力
当日,“巴地原乡 渝见岐黄”中医药文化集市在巴南区中医院热闹开幕。活动以展示非遗工艺、传播“治未病”理念为主题,通过名中医义诊、中医护理体验、非遗展示等形式,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当日,“巴地原乡 渝见岐黄”中医药文化集市在巴南区中医院热闹开幕。活动以展示非遗工艺、传播“治未病”理念为主题,通过名中医义诊、中医护理体验、非遗展示等形式,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为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提升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,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,5月28日,重庆北控耐德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莲花街道石洋街社区,精心策划并开展了“粽情端午,分类‘粽’动员”主题宣传活动。此次活动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,吸引了众多居民积极参与。
5月28日,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巴南校区学术报告厅内气氛热烈,重庆市民办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组第十届“超星杯”阅读大赛暨“AI遇上非遗”竞赛决赛在此举办。来自重庆多所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们以AI为笔,以非遗为墨,绘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崭新画卷,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勃勃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年轻父母忙于职场打拼,孩子放学后的安置问题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心头难题。而巴南春晓托管的出现,犹如一场及时雨,有效破解了这一系列困扰,正逐渐成长为备受认可的金牌托管机构,赢得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与欢迎。
为确保广大考生在高中考期间拥有安静的复习和考试环境,近日,我区发布了《巴南区2025年高中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督管理工作通知》,即日起至高考结束,全区范围内将严格实施“禁噪令”,加强对施工、娱乐、商业等噪声污染的管控。
初夏暖风轻拂山城,2025重庆市越野摩托车系列赛暨“MinFF”杯摩托车大奖赛-巴南区站,于5月17日至18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公路物流基地激情上演,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10名摩托车高手齐聚一堂,用速度与激情点燃了整个赛场,为全国摩托车爱好者和观众带来了一场视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垃圾分类的工作要求,积极响应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活动,5月23日上午9时,“分类齐参与 低碳新时尚”巴南区第三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巴南万达广场1号门盛大举行。此次活动由巴南区委宣传部、区委社会工作部、团区委、区城市管
2025年是《存款保险条例》施行十周年。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存款保险的认知度,增强金融安全意识,5月21日,中国人民银行巴南分行联合巴南浦发村镇银行,举办了“存保十年 守护万家”“存保十年 渝你同行”主题直播宣传活动,向公众深入解析存款保险制度。同时,中国人民银
据悉,此次活动由区公安分局组织,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和中国电信、移动、联通、广电、铁塔等单位联合参与,针对电力、电信、广播电视设施等“三电”开展普法宣传。
“参加培训后,我有了一技之长,对未来的求职路更有信心了。”5月19日,在巴南区渝台职业培训学校上完最后一节互联网营销师培训课,学员朱玉婷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。
初夏暖风轻拂山城,2025重庆市越野摩托车系列赛暨“MinFF”杯摩托车大奖赛-巴南区站,于5月17日至18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南彭镇公路物流基地激情上演,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10名摩托车高手齐聚一堂,用速度与激情点燃了整个赛场,为全国摩托车爱好者和观众带来了一场视
巴南区木洞镇土地垴村靠水而兴,阳光充足,土壤肥沃。优越的气温和降水条件,让这里成了种植枇杷的好地方。近年来,村民们自发种植枇杷,将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清香四溢的“花果山”,枇杷产业成为助力土地垴村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。
该剧以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“三大战役”为主要线索,集中展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,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4年多时间里,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集团,在战略、战术和战斗层面的关键博弈,在高度还原历史的基础上,以全新的文
为增强企业与职工对工伤保险的认知,规避因侥幸心理忽视未参保带来的风险,5月15日,巴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,举办了“别因侥幸吃大亏、算清工伤保险参保账”专题直播活动。
太原至绥德高铁是国家高速铁路网“八横”通道之一青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线全长约296公里,其中山西省境内241公里,陕西省境内55公里,设计时速350公里,估算总投资约455亿元。
为增强企业与职工对工伤保险的认知,规避因侥幸心理忽视未参保带来的风险,5月15日,重庆市巴南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巴巴实企业服务云平台举办了“别因侥幸吃大亏、算清工伤保险参保账”专题直播活动。
日前,由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主办的2024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结果正式发布。其中,《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:“一站式人保令申请机制”筑牢反家暴防线》入选2024年度妇女工作改革创新优秀案例。
我家农场田园摄影基地坐落于巴南区南彭街道大石塔村,农场约32000平方米,薰衣草种植20000平方米,鱼塘1500平方米,蔬菜园5000平方米,紫藤种植5000平方米。拍照打卡有柿子采摘、佳人桂桥行、池塘垂钓、乡村暮归时为家人缝补、朋友庄园欢聚、织布制作染色、
“空气好,去步道走走,既欣赏了美景,又锻炼了身体。”5月11日,一大早,家住花溪土桥的陈兴群便沿着花溪河生态步道走了一大圈。据区住房城乡建委介绍,近年来,我区结合自然山水资源,构建“两横四纵十联络”的结构廊道,进一步丰富市民的休闲健身场所。